挖掘机销售回暖透露积极信号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6-22 00:18

  观察经济运行,既需要一系列重要的宏观指标,也离不开诸多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微观指标。工程机械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挖掘机的销量变化,就是其中之一。近日,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1月份至2月份,纳入统计的主机销售企业共计销售挖掘机械产品30501台,同比涨幅39.9%。其中,2月份单月共计销售挖掘机械产品18745台,同比涨幅68.7%。专家指出,作为强周期性产品,挖掘机销量不断回升,与设备进入更新周期、制造水平不断提高、投资需求稳中有升等因素密切相关,释放出宏观经济未来走强的积极信号。

  挖掘机销量的回暖,并非只在今年前两个月。相关数据显示,2017年9月至2018年底,国内挖掘机单月销量已连续15个月超过万台。从2018年全年来看,国内挖掘机销量已超过2011年高峰时期的规模,创历史新高。

  分析人士指出,尽管今年以来,挖掘机销量整体环比增速有所放缓,但由于今年春节时间早于去年同期,销售旺季比去年提前开启,使得2月份单月销量仍处于较高水平,超出预期。从中长期来看,全国多地基建工程开工回暖带动总需求上升。有关机构调研显示,今年春季基建项目开工量逐步增加,且中国存量挖机年限较高,大部分为国二标准产品,随着行业发动机标准升级以及环保政策不断趋严,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也为新增销量形成托底。

  三一重机营销公司总经理袁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从作业顺序来看,挖掘机需求普遍比其他工程机械产品提早释放6—8个月。“目前挖掘机销售持续回暖,主要有三方面原因:一是各地铁路、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稳中有升,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提供了充足的需求空间;二是国内环保标准不断提高,很多客户开始淘汰旧机购买新机来进行装备升级;三是工程机械设备更新周期通常为8至10年,上一轮需求高峰是2009年至2011年,目前已经进入新的需求上升周期。”袁跃说。

  兴业证券分析认为,在基建需求、更新需求、环保升级等因素的刺激下,工程机械行业自2016年下半年起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;预计2019年全年挖掘机、起重机、混凝土机械的销量增速有望分别达到20%、50%、50%以上,工程机械行业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1—2月挖掘机销量中,出口销量3073台,同比涨幅21.8%,贡献较为明显。

 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表示,一方面,中国工程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目前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,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优秀企业;另一方面,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外贸自主品牌建设,通过商务部“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宣传系列活动”持续加大自主品牌海外宣传力度。因此,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的枢纽型行业,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品“走出去”的步伐不断加快,销售不断升温。

  面对机遇,很多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正在积极准备。在徐工集团的起重机生产车间内,整个18道工序生产过程里,1名工人可以控制10台机器,机器人智能化焊接水平突破75%,生产效率提升150%,智能化物流工序覆盖率超60%。中联重科打造“中联智慧产业城”,全面聚焦混凝土机械、路面机械、消防机械、土方机械、高空作业机械、智慧农机等领域研发试验、新品孵化,打造人工智能研究应用中心。

  “与上一轮周期相比,目前这一轮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销售回暖过程中,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市场份额和受益程度明显提升。这与国内企业扎实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息息相关。”袁跃说,以三一重工生产的挖掘机产品为例,其在材料焊接、操作性能、液压系统、热处理系统、节能降耗、耐用程度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显著提高。其中,单台挖掘机安全使用时长由过去的4000多小时提升至如今的1万至1.5万小时,快速赶上世界领先水平。

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挖掘机销售的回暖以及国内厂商受益程度的提升,更多反映出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态势的巩固。

  “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个风向标。目前挖掘机销售回暖,不仅意味着起重机、混凝土搅拌机、路面机械等其他品类工程机械产品在未来将随之陆续回暖,更释放出实体经济需求稳中向好的积极信号。比如,我们发现,随着农村自身建设需求的增多,农村地区小型挖掘机需求也增长迅速,越来越多的施工方更愿意用小型挖掘机来替代传统的人工作业,弥补劳动力转移留下的空白。”袁跃说。

 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,4月1日起,中国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将由16%降至13%,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将由10%降至9%。在分析人士看来,这无疑也将有助于提振各领域内需,促进实体经济进一步回暖。

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告诉本报记者,挖掘机虽然只是一个细分行业,却牵涉到建筑、铁路、公路、矿山等诸多重大投资和消费领域的需求,是观察宏观经济走势的一扇独特窗口。“从国内来看,目前中国各地都在积极寻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稳增长、调结构的作用;从国际来看,‘一带一路’相关国家自身经济增长较快以及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也都产生了大量的资源开采和建设施工需求。”周民良预计,随着减税降费措施的落实,国内实体经济供需两端的良性循环有望进一步加强。记者 王俊岭

电话
020-66888888